一、填空题
1.《朝花夕拾》原名《 》,是一部散文集。共篇,外加一篇《 》和,作者是 ,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代表作有小说《》、《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等。
2.《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三本在他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书,一本是长妈妈给他买的《 》,一本是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偏要叫他背的《 》,一本是在矿路学堂如饥渴阅读的《 》。
3.《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 、 等孝道故,指斥这类封建孝道。
4.在《五猖会》中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急切兴奋的心情,可是父亲强迫我背诵《 》一书后,才可去玩。这让我感到扫兴而痛苦,揭露了封建教育对
5.《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 、 。刻画的对于自己一生有深刻影响的老师有、。
6.《白洋淀纪事》是 创作的小说 、 的结集,主要表现了抗日战争和时期,冀中、冀西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
7.《白洋淀纪事》深情讴歌了战争年代的人情美、人性美,在收录的作品中,《 》、《 》这对姊妹篇最负盛名。
8.《湘行散记》是著名作家创作的一部散文集,写于1934年初,是他构建“ ”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湘西的现实与历史,作者的见闻与回忆,美丽纯净的牧歌情感与饱含着深切忧患的思索,共同构成了散文集的主题。
9.《湘行散记》是作者对湘西魂牵梦萦的文字表达,其中《 》将他带回“四五千年那个过去”,体验到人性深处保有的力量;《 》又令他不能不思考民族衰败的原因和前途的希望之所在。
10.《 》回忆儿时为父亲炎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其中提到名字的“庸医”叫。
11.在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12.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 》中提及,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了为了“寻别一类的人们”又选择了无需学费的南京。
13.鲁迅在《 》一文中对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 ”之流。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
14.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
二、阅读题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个“也”字,体现他本来抱着希望而来,却发现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不思进取。作者在《朝花夕拾》的哪篇文章中,描写了清朝的洋学堂乌烟瘴气?又在哪篇文章中,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2.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阅读下面文字,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
(1)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
(2)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
(3)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睛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
3.名著阅读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1)文段选自《 》,作者是
(2)文中的“他”指的是,他是一个 的人。
4.根据名著《朝花夕拾》的阅读,找出与每个故事名字相匹配的内容并连线。
(1)《阿长与〈山海经》 A.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2)《狗·猫·鼠》 B.借写由人扮演的勾魂使者讽刺现实
(3)《〈二十四孝图)》 C.鲁迅的父亲因为庸医而被耽误
(4)《五猖会》 D.怀念长妈妈
(5)《无常》 E.一个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的故事
(6)《范爱农》 F.对猫的讨厌和仇恨及其原因
(7)《父亲的病》 G.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隔壁太太
(8)《琐记》 H.封建家长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
5.《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顾自己成长经历的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某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6.读名著选段,填空。(2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抬》中的《》。“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
7.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里有不少与读书有关的叙述。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名。
①“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露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曙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
②“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 》
(2)请用一句话,写出你读《朝花夕拾》的感受。
8.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乙]“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
以上两段文字都出自鲁迅的作品,这两段文字所属的篇名分别是《 》,《 》
9.名著阅读。阅读下面内容,分别写出《朝花夕拾》中的相关人物。
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②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③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10.《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叙述了父亲临终时“我”在衍太太的催促下不断大声呼叫父亲的一幕,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甲]但许多天之后,也许是已经经过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她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
[乙]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丙]《〈二十四孝图)》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她,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
(1)《朝花夕拾》原名是《 》,这三段选文中的“她”是
(2)【甲]段这只可爱的隐鼠的来历是什么?
(3)【乙]段中“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指的是
(4)【丙]段中“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她,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这句话内涵丰富,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12.名著阅读。
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语段选鲁迅《朝花夕拾》中的《》,“她”是(人物名),常常两面三刀,背后使坏,文中的“她”教唆“我”回家做的一件坏事是
13.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面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图片
①捕鸟 ②“吹嘟嘟” ③活无常
(1)我选择和,篇名分别是《 》和《 》。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14.名著阅读。
“我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这里还有一位A先生,本领比我高。我荐他来看一看,我可以写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紧的,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
选段中A是指(人名),上面这段文字选自《》中的《》。15.名著阅读。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文中描写的人物是
(2)关于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描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旧事重提》回忆性 十《小引》后记鲁迅周树人豫才革命家《呐喊》《野草》
2.《山海经》 《鉴略》《天演论》
3.《二十四孝图》,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
4.五猖会鉴略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阿长衍太太寿镜吾藤野先生
6.孙犁 散文解放战争
7.《荷花淀》 《芦花荡》
8.沈从文 文学湘西
9.《鸭窠围的夜》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10.《父亲的病》 陈莲河
11.《琐记》 《天演论》
12.《琐记》 江南水师学堂
13.无常活无常
14.长妈妈藤野先生
二、简答题
1.《琐记》《范爱农》
2.阿长藤野先生范爱农
3.(1)《朝花夕拾》鲁迅(周树人)(2)范爱农【示例】倔强耿直、愤世嫉俗、负责任但穷困潦倒。
4.(1)一D(2) 一 F(3) 一 A(4)一H(5) -B
(6)一E(7) - C(8)一G
5.《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t河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嫌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里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何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6.《五猖会》被父亲强迫背《鉴略》
7.(1)《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 (2)略
8.《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五猖会》
9.范爱农藤野先生长妈妈
10.因为作者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表达了作者的懊悔和自责。
11.(1)旧事重提阿长(2)作者在空屋中捡到被蛇重伤的隐鼠。
(3)给我买来《山海经》
(4)示例:知道《二十四孝图》中故事的人很多,表明封建孝道影响巨大。
12.琐记衍太太偷母亲首饰变卖
13.(1)①②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无常》
(2)“温馨的回忆”:【示例]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写了孩子们在百草园雪地上捕鸟的快乐往事。②《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可以买一个“吹嘟嘟”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理性的批判”:【示例】①《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②《无常》一文讽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14.陈莲河朝花夕拾父亲的病
15.(1)朝花夕拾阿长(长妈妈)
(2)B【解析]《五猖会》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并未涉及对“正人君子”的嘲讽。
第10页共10页
家教资料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正规配资炒股平台搜加杠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